【成语词典】提供在线查询成语散的意思,故事,读法,正反义词,典故,出处,解释。关于散的成语。
【读音】:sàn mǎ xiū niú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《书·武成》:“归马于华山之阳,放牛于桃林之野,示天下弗服”。蔡沈集传引《乐记》:“武王胜商,渡河而西,马散之华山之阳而弗复乘,牛放之桃林之野而弗复服”。
【解释】:散马休牛的意思是指不兴战事。
【读音】:sǎn bīng yóu yǒng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
【解释】:散兵游勇的意思是勇: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。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。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。
【读音】:rú niǎo shòu sàn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今无兵复战,天明坐受缚矣!各鸟兽散,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。”
【解释】:如鸟兽散的意思是象一群飞鸟走兽一样逃散。形容溃败逃散。也比喻集团或组织解散后,其成员各奔东西。
【读音】:rén xīn huàn sàn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清·毕沅《续资治通鉴·元纪·顺帝至正二十四》:“由是法度不行,人心涣散,遂至天下骚动。”
【解释】:人心涣散的意思是涣散:散漫,松懈。思想不统一。形容人心不齐。
【读音】:pò sàn hún piāo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七回:“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,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,着实断送他一下,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,魄散魂飘。”
【解释】:魄散魂飘的意思是形容人临死时神志昏迷、人事不省。
【读音】:pò sàn hún fēi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,只着我魄散魂飞。”明·徐霖《绣襦记》第三十出:“听说罢心悲痛,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。”
【解释】:魄散魂飞的意思是形容非常恐惧害怕。
【读音】:pī tóu sàn fà
【类型】:4字成语
【出处】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那张三又挑唆阎婆去厅上披头散发来告道:‘宋江实是宋清隐藏在家,不令出官。相公如何不与老身做主去拿宋江。’”
【解释】:披头散发的意思是头发长而散乱。形容仪容不整。
【读音】:niǎo shòu sàn
【类型】:3字成语
【出处】:《汉书·李陵传》:“今无兵复战,天明坐受缚矣;各鸟兽散,犹有得脱报天子者。”
【解释】:鸟兽散的意思是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(多形容敌人溃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