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大全 | 成语大全
当前位置:首页 - 佛学辞典 - 佛学大辞典查询,佛教知识大全,佛学故事大全,佛教经典故事

在线佛学辞典,佛教知识大全

【佛学知识大辞典】提供在线佛学知识查询服务,内容采编自佛学大词典,丁福保佛学大词典,中国百科全书,英汉对照词典,三藏法数,佛学常见辞汇,法界次第初门,法门名义集,俗语佛源,法相辞典,翻译名义集,佛学次第统编,五灯会元,南传佛教英文辞典,历代名僧辞典,阅藏知津,唯识名词白话辞典等典籍。

输入需要查询的关键字:

刹摩

【刹摩】正音掣多罗,此云土田。净名略疏云:万境不同,亦名为刹。垂裕云:盖取庄严差别,名之为刹。此乃通指国土名刹。又复伽蓝号梵刹者,如辅行云:西域以柱表刹,示所居处也。梵语剌瑟胝,此云竿,即旛柱也。长阿含云:若沙门于此法中,勤苦得一法者,便当竖旛,以告四远:今有少欲人。又法华云:表刹甚高广,此由塔婆高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脱阇

【脱阇】资中翻幢。熏闻云:阇,有作都音。引尔雅云:阇谓之台。而言脱者,积土脱落也。今所不取,盖是梵语故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满茶逻

【满茶逻】此翻坛。新云正名曼茶罗。言坛者,郑玄注礼云:封土曰坛,除地曰墠(常演切)。封者起土界也,坛之言坦也。坦,明貌也。汉书音义云:筑土而高曰坛,除地平坦曰场。国语云:坛之所除地曰场。除,扫也。周书曰:为三坛同墠。墠,除地也。说文云:野土也。尔雅云:鹿之所息谓之场。诗云:九月筑场圃。注云:春夏为圃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毗诃罗

【毗诃罗】此云游行处,谓僧游履处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健陀俱胝

【健陀俱胝】义净云:西方名佛堂,为健陀俱胝。此云香室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舍磨奢那

【舍磨奢那】此云冢。西域僧死,埋骨地下,上累砖石,似[(宰-幸)/卒]堵波,但形卑小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支提

【支提】或名难提脂帝制底制多,此翻可供养处,或翻灭恶生善处。杂心论云:有舍利名塔,无舍利名支提。文句云:支提,无骨身者也。阿含明四支征,谓佛生处,得道处,转法轮处,入灭处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[(宰-幸)/卒]堵波

【[(宰-幸)/卒]堵波】西域记云浮图。又曰偷婆,又曰私偷簸,皆讹也。此翻方坟,亦翻圆冢,亦翻高显。义翻灵庙,刘熙释名云:庙者,貌也,先祖形貌所在也。又梵名塔婆,发轸曰:说文元无此字。徐铉新加云:西国浮图也。言浮图者,此翻聚相。戒坛图经云:原夫塔字,此方字书,乃是物声。本非西土之号。若依梵本,瘗(猗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阿奢理贰

【阿奢理贰】西域记云:唐言奇特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秣苏伐那

【秣苏伐那】西域记云:唐言闇林,千佛皆于此地说法。佛灭三百年,有迦多衍那,于此制发智论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林微尼

【林微尼】或流弥尼,或蓝毗尼,或岚毗尼,此云解脱处。亦翻断,亦翻灭。华严音义翻乐胜圆光,由昔天女来,故立此名。新云蓝軬(扶晚切)尼,此云监,即上古守园女名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迦兰陀

【迦兰陀】善见律,及经律异相云:是山鼠之名也。时毗舍离王入山,于树下眠,有大毒蛇,欲出害王。于此树下,有鼠下来,鸣令王觉。王感其恩,将一村食,供此山鼠,乃号此村为迦兰陀。而此村中有一长者,居金钱四十亿,王即赐于长者之号,由此村故,所以名为迦兰陀长者也。三藏传云:园主名迦兰,先以此园施诸外道,后见佛又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庵罗园

【庵罗园】阐义云:庵罗是果树之名,其果似桃,或云似柰。此树开华,华生一女,国人叹异,以园封之。园既属女,女人守护,故言庵罗树园。宿善冥熏,见佛欢喜,以园奉佛,佛即受之,而为所住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僧伽蓝

【僧伽蓝】译为众园。僧史略云:为众人园圃,园圃生植之所,佛弟子则生植道芽圣果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阿兰若

【阿兰若】或名阿练若,大论翻远离处,萨婆多论翻闲静处。天台云:不作众事,名之为闲;无愦闹故,名之为静。或翻无诤,谓所居不与世诤,即离聚落五里处也。肇云:忿竞生乎众聚,无诤出乎空闲。故佛赞住于阿兰若。应师翻空寂。苑师分三类:一达磨阿兰若,即华严之初,谓说诸法本来湛寂,无起作义;二名摩登伽阿兰若,谓冢间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僧祇

【僧祇】此云四方僧物。律钞:四种常住:一常住常住,谓众僧厨库寺舍众具,华果树林田园仆畜等。以体局当处,不通余界,但得受用,不通分卖,故重言常住。二十方常住,如僧家供僧常食,体通十方,唯局本处,此二名僧祇物。三现前现前,谓僧得施之物,唯施此处现前僧故。四十方现前,如亡五众轻物也。若未羯磨,从十方僧得罪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招提

【招提】经音义云:梵云招斗提奢,唐言四方僧物。但笔者讹称招提,此翻别房施。或云对面施,或云梵言僧鬘,此翻对面施。音义云:体境交现曰对,辍己惠他名施。后魏太武始光元年,造伽蓝,创立招提之名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拘吒迦

【拘吒迦】此云小舍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罗摩

【罗摩】此云院,周垣小院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鸡头摩

【鸡头摩】竦疏释鸡园。引智论云:昔有野火烧林,林中有雉,入水渍羽,以救其焚。纂要云:即鸡头摩寺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那烂陀

【那烂陀】西域记曰:唐云施无厌。此伽蓝南庵没罗园中有池,其龙名那烂陀,旁建伽蓝,因取其称。从其实议,是如来昔行菩萨道时,为大国王,建都此地。怜愍众生,好乐周给,时美其德,号施无厌。大宋僧传云:那烂陀寺,周围四十八里,九寺一门,是九天王所造。西域伽蓝,无如其广矣!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突吉罗

【突吉罗】善见云:突者,恶也;吉罗者,作也。声论:正音突悉吉栗多。四分律本云:式义迦罗尼,义翻应当学。胡国讹云尸义罽赖尼,胡僧翻守戒也。此罪微细,持之极难,故随学随守以立名。十诵云:天眼见犯罪比丘,如驶雨下,岂非专玩在心,乃名守戒也。七聚之中,分此一部以为二聚,身名恶作,口名恶说。多论问:何此独名应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波罗提提舍尼

【波罗提提舍尼】义翻向彼悔,从对治境以立名。僧祗云:此罪应发露也。提舍尼罪,如三十三天寿命千岁,于人间数三亿六十千岁。此堕黑绳地狱,人间一百年,为天一昼夜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尼萨耆

【尼萨耆】出要律仪,旧翻舍堕。声论:尼翻为尽,萨耆为舍。四分:僧有百二十种,分取三十。因财事生,犯贪慢心,强制舍入僧故,名尼萨耆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波逸提

【波逸提】义翻为堕。十诵云:堕在烧煮覆障地狱,八热通为烧煮,八寒黑暗等通为覆障。波逸提罪,如夜摩天寿二千岁,于人间数二十一亿四十千岁。此堕众合地狱,人间二百年,为天一昼夜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偷兰遮

【偷兰遮】善见云:偷兰名大,遮言障善道。后堕恶道,体是鄙秽。从不善体以立名者,由能成初二两篇之罪故也。明了论:解偷兰为粗,遮耶为过。粗有二种:一是重罪方便,二能断善根。所言过者,不依佛所立戒而行,故言过也。偷兰遮罪,如兜率天寿四千岁,于人间数五十亿六十千岁。此堕嗥叫地狱,人间四百年,为天一昼夜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阿浮诃那

【阿浮诃那】善见翻为唤入众羯磨,或名拔除罪根。母论云:清净戒生,得净解脱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摩那埵

【摩那埵】论云:秦言意喜,前虽自意欢喜,亦生惭愧,亦使众僧欢喜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僧伽婆尸沙

【僧伽婆尸沙】善见云:僧伽者,为僧;婆者,为初,谓僧前与覆藏羯磨也。言尸沙者,云残,谓末后与出罪羯磨也。若犯此罪,僧作法除,故从境为名。毗尼母云:僧残者,如人为他所斫,残有咽喉,故名为残,理须早救。僧伽婆尸沙罪,如不憍天寿八千岁,于人间数二百三十亿四十千岁。此堕大大叫地狱,人间八百年,为天一日夜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波罗夷

【波罗夷】僧祗义当极恶。三意释之:一者退没,由犯此戒,道果无分故;二者不共住,非但失道而已,不得于说戒羯磨二种僧中共住故;三者堕落,舍此身已,堕在阿鼻地狱故。四分云:譬如断人头,不可复起,若犯此法,不复成比丘故。偈云:诸作恶行者,犹如彼死尸,众所不容受,以此当持戒。自古从众法绝分义,译名弃。目连问罪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修陀

【修陀】此译云白,或云须陀,此天食也。天台禅师观心食法,既敷座坐已,听维那进止。鸣磬后,敛手供养一体三宝,遍十方施作佛事。次出生饭,称施六道,即表六波罗密,然后受此食。夫食者,众生之外命。若不入观,即润生死;若能知入观,分别生死有边无边。不问分卫,与清众净食,皆须作观观之者,自恐此身自旧食,皆是无明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迦师

【迦师】后堂云:唐言错麦。慈和云:北人呼为燕麦,南人呼为雀麦。南泉抄以错麦为大麦,十诵指迦师为小麦饭,事钞错麦与迦师一物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怛钵那

【怛钵那】此云麨。通慧指归云:谓将杂米碾碎蒸曝,毋论二种散麨,又将糖蜜持之。或言糒与麨不同。后堂云:糒(音备)是釜煮,连釜干硬饭也。辅篇云:取干饭麨,三过磨筛作之,称为糒也。孟子曰:舜糗饭茹菜。糗(去久切),干饭屑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分卫

【分卫】善见论云:此云乞食。僧祗律云:乞食分施僧尼,卫护令修道业,故云分卫。是则论从梵语,律谓华言,两说未详。应法师云:讹略,正言傧茶波多,此云团堕,言食堕在团中也。或云傧茶夜,此云团,团者食团,谓行乞食也,十二头陀明常乞食。大论释三种食:一受请食,二众僧食,三常乞食。若前二食,起诸漏因缘,所以者何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钵和罗

【钵和罗】应法师据自誓经云:钵和兰,亦梵语轻重耳。此云自恣食。应法师云:坐腊腊饼,谓夏罢献佛之饼,名佛腊食。又西方以佛从天降下王宫之日,供养佛食,名佛腊食。会正记云:即自恣日食,待佛比丘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佉陀尼

【佉陀尼】或蹇茶,此云可食物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半者珂但尼

【半者珂但尼】此云五嚼食,谓根茎叶花果等。寄归传云:若已食前五,必不食后五;若先食后五,则前五随意啖之。今僧斋后,不食果菜是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半者蒲善尼

【半者蒲善尼】寄归传云:唐言五啖食,谓饭饼麨等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佉阇尼

【佉阇尼】四分云:五种佉阇尼,此云不正食,谓枝叶华果细末磨食。

分类:翻译名义集

蒲阇尼

【蒲阇尼】四分律云:有五种蒲阇尼。此云正食,谓饭干饭鱼肉也。僧祇云:时食,谓时得食,非时不得食。多论云:从旦至中,其明转盛,名之为时。中后明没,名为非时。今言中食,以天中日午时得食。僧祇云:午时日影,过一发一瞬,即是非时。宋文帝饭僧,同众御于地筵。班食迟,众疑将旰,不食。帝曰:始可中矣!生公曰:白日

分类:翻译名义集